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陳佛照公廳

陳佛照公廳,俗稱陳祖厝,位於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與大公街旁,因座落於大公街的終點處,又稱為「街頭邸」。圖中可見公廳為一木造閩南式燕尾三合院建築,座東北朝西南,為「五間起」格局,左右並建有護龍廂房,主體建材為檜木,且全建築不上彩繪,以原木色澤呈現,是社寮地區少見豪華卻又低調的建築,然而因九二一大地震使公廳倒塌,至今尚未整理修復。

陳佛照是社寮陳氏宗族的渡臺始祖,經商致富後投資土地、開鑿隆恩圳,他過世後留下六房,設有家族公產三甲土地,作為宗族祭祀費用,在每年清明前後舉行盛大掃墓儀式以祭祀渡臺始祖,並廣邀庄中耆宿共同參與其「吃公」之祭祖活動。日治初期,以務農為業的陳家中落,二房後嗣的陳克己藉由隆恩圳的水利與雜貨買賣經商致富,在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捐款修建陳家公廳,費時三年完成。

陳佛照公廳建築可分三個時期。第一期是將近三百年的龍形式正身,但在陳克己建造現有公廳正身時被移去,為現在建築的右廂房;第二期為陳克己興建,吳輝師傅負責建築物與雕刻,可為公廳最盛時期(原前有半月池,後因闢建集山路,故拆除改建一院門及圍牆以擋煞);第三期大約是1950-60年代的零星翻修。陳佛照公廳三百年間見證社寮的興衰,是當地最重要的地方歷史建築之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胡朝欽
  • 創作者
    黃儒柏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20/07/09
  • 媒體類型
    照片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