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集集大眾爺廟

集集大眾爺廟位於和平國小旁,於1964年登記立案,大眾爺又稱大將爺、千眾爺,廟中供奉「武大眾爺」,乃因戰亂、械鬥殉身的亡魂們,被視為是無主孤魂中的鬼酋,可號令眾鬼,並有定陰陽是非曲直、緝拿惡鬼的司法神格。

集集大眾爺廟源於清乾隆時期的林爽文事件,後集集庄民將死難者遺骸葬於集集街後(今大眾爺廟公園), 同治元年(1862)八卦會以戴萬生揭竿於彰邑,歷時3年始平,為所有抗清事件中時間維持的最長者。翌年戴部敗退至集集埔,庄民楊目丁響應(俗稱紅旗),與鹿谷舉人林鳳池(白旗)大戰雙方死亡。農曆8月23日戴部大敗被俘斬數百餘人,濁水溪為之染紅。庄民又收死難者遺骨於集集街後與林爽文軍遺塚合葬,建立「大公祠」為大眾爺廟前身。

光緒初年間由信民將原有小祠改建重修廟祠,大眾爺公顯靈要求雕塑大眾爺公神像,訂定農曆8月23日舉行慶生祭典。日治時期大正7年(1918)再次重修墓塚,特立石碑,刻有「萬善同歸」之字,永懷緬思。1980年大眾爺祠由街民集資重修為鋼筋水泥之殿宇,並成立管理委員會,祀典每年8月23日舉行。今日大眾爺廟後納骨塚前,仍可見一座堅固的石製香爐,上刻有「道光乙未年、大眾爺、陳坑」等字樣,見證納骨塚下所埋葬的先人骨骸生活於道光27年(1863)之前。


奏摺原文:

乾隆52年(1788)農曆12月5日,大學士福康安與海蘭察等滿清將領率領巴圖魯(按:滿州勇士)與侍衛等,日乘馬浮過深溪(位於今集集鎮獅頭山下之濁水溪),「官兵屯練攀援而上,推倒賊壘,擁入趕殺十餘里,將『集集埔』內賊營全行剿洗,並將浩淮角地方草寮一千餘間焚燬。共計生獲賊一百餘名,殺賊二千餘名。逃竄賊匪滾跌下山及趕入溪中淹斃者,不可勝計;河灘、山下,賊屍遍地縱橫。直追至生番隘口,始行停止。」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集集鎮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27988
  • 所在地-經度
    120.792504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大眾爺廟
  • 參考資料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欽定平定臺灣紀略:卷50》,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黃炎明、林明溱,《集集鎮誌:宗教禮俗志》,南投:集集鎮公所,1998。 「大眾爺廟沿革」,集集大眾爺廟官方網誌,網址:http://djys-web.blogspot.com/2013/05/blog-post.html(瀏覽日期:2020年6月8日)。 張凱惠,「即將消失的傳說:林爽文猛將們與集集大眾爺廟」,芋傳媒,網址:https://taronews.tw/2019/03/18/283632/(瀏覽日期:2020年6月8日)。
  • 撰寫者
    陳佩芳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27988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792504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集集鎮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