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興宮主祀三媽(由湄洲攜帶來臺的軟身媽祖)又稱「濁水媽」,它為濁水村民最主要的信仰中心,神威無遠弗屆,早期從湄洲攜帶來臺的軟身媽祖神像(一般神像都是用木頭雕刻此尊神)中,以「軟身媽祖」呈現的共有三尊,除了本村福興宮供奉一尊外,其餘的二尊據說分別在彰化、臺南。
依地方人士的說法,因軟身三媽是福興宮鎮殿的主神,從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所以廟裡如有繞境或出巡活動除非必要,否則絕不輕易出外,廟裡除了供奉媽祖之外還供奉了三官大帝、玄天上帝、註生娘娘、土地公等。日治時期明治40年(1907)曾由吳群英、董樹來…等,籌款重修廟宇,日治時期地方士紳吳群英曾爭取在福興宮設立南投公學校濁水分校,當時就在廟內上課。
日治昭和14年(1930)將廟方原為土牆的前殿整修為磚牆,1970年因福興宮的後殿的屋頂已不堪使用,再度將它整修並延用至今,1987年又修建三川門、興建第一招待所。現在福興宮的大小、樣貌就是經過幾次整修演變而來。福興宮和其他廟宇一樣,每年也會舉辦慶典活動如:元宵節、玄天上帝誔辰、媽祖誔辰、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謝神等都是福興宮每年的重頭戲。
福興宮每年元宵節舉辦「擲筊求花燈以求子」及上元 祭天活動,祈求整年豐收、平安,配合茄苳公「換貫錢」活動祈求幼兒能平安健康長大,每年農曆3月媽祖誕辰配合福興宮辦理媽祖遶境6村祈求平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