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本堂稱「林氏宗祠」,建築主體坐西北朝東南,位於竹山鎮竹山里下橫街46號,境域約100坪基地20餘坪,是竹山鹿谷林姓居民之祖厝。
林圯埔居民多為福建漳州移民後裔,清乾隆53年(1788)發生林爽文事件,事件後漳州林姓移民勢力日衰,街內林某鑑於林姓凋零遂首倡宗祠,懷念林圯開拓竹山地區的功勞,乃於祠內奉祀「林圯公」神位,另又奉祀「開閩始祖林祿公」及「九牧公」二位神主,名之為「崇本堂」。
九牧林為「林姓」重要分支之一,萬寵公第二子「林披公」是「九牧林」開派始祖,其生九子葦、藻、著、薦、曄、蘊、蒙、邁、蔇,皆官居州刺史(州牧),世稱「九牧林家」。「九牧林」派系之旺、繁衍之廣、人才之多。
崇本堂後年久失修,廟貌日傾,清嘉慶7年(1802)街內住民林施品向林姓殷戶募款翌年竣工。清咸豐5年(1855)10月募款重修,同年林姓先賢至林圯埔營商致富,歸鄉臨行前慷捐在臺資產,林崇本堂始有財產,林崇本堂族人流傳俗諺:「來者有份、去者無頒。」林姓子民搬入竹山,即可加入成為一員享受福利。
另設有林姓「義祠」,林鳳池見龍溪宗祠設「義祠」,回臺後與地方共謀籌建,奉祀林氏無子孫宗親之神主,後於1982年冬至感念捐贈資產恩公之恩情,乃再添奉祀「林崇本堂開山恩公之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