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里雙土地公廟

水里的雙土地公廟所在地舊名田仔心,據傳早年為客家聚落,因建電廠而將居民遷居至水里街上,後電廠建設並不順利,因此居民再返回此地重建土地公廟,命名為福泰宮。而原來的土地公廟被遺忘,據聞土地公令山羌來耆老家中傳訊,眾人因此找出舊有的福德祠,並為其搭建保護建築,命名為「福壽宮」。因兩廟相毗而鄰,故稱「雙土地公廟」,現今由雙土地宮管理委員會所管理。

舊有的福德祠為石板搭建,因長年香火燻黑無法辨別其結構是否為完整石塊鑿刻,或是由石板拼接。其造型有燕尾,前後簷有溝槽仿覆瓦,前簷下有兩柱,下有方形與圓形柱礎,柱身上刻有聯為「福高山毓秀,德厚地鐘靈」,龕門兩側則刻「福蔭庄民多吉慶,德施黎庶盡平安」。龕內置一黑面土地公像,神像背後石板橫題「神之格恩」,中行「福德正神」,兩側有聯為「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福人」。

另有一說是當初電廠順利施工完畢,居民將土地公廟遷建於新址,才遺忘舊有福德祠,這中間說法有所歧異,以及此處所提之電廠為哪處電廠機組?其遷建年代為何?涉及該地聚落變遷歷史,有待更多口述歷史與文獻考證來釐清。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南投縣水里鄉富農村大灣路27-1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825842
  • 所在地-經度
    120.863222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水里雙土地公廟
  • 參考資料
    「雙土地公」,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客庄導覽,網址:https://www.nthcc.gov.tw/A8_17/content/1751(瀏覽日期:2020年6月3日)
  • 撰寫者
    陳英豪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3.82584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863222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南投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水里鄉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富農村大灣路27-1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