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社文史輯要:風土人情篇 大社的說書人

本文分為4小節,主要論述大社鄉說書人的由來。早年在農業社會,鄉村裡無娛樂設施,大社鄉內有一耆老想聽古書故事,遂請說書人前來說故事,此舉造福鄉里人,可以一同聆聽。

說書人說書的場所,在日治時期市防空壕,戰後改建成茅草屋。每天下午2時到5時為說書人說書的時間,大約會聚集30餘位鄉里長者,均為有錢又有空閒的男性長者。聽說書原先是不用花費,只需在中場休息時間,購買屋主提供的蜜餞、小點心。後來入不敷出,不足以支付說書人費用。屋主改由翁場休息時間端一籐籃,讓聽眾隨意給錢以支應。

說書人說故事時會在桌上,放一塊「驚堂」,會配合故事情節,拍響桌面製造故事高潮效果。而說書人所說的故事內容,多是由說書人自備的章回小說。與中國文學中所載的說書人不同,大社鄉的說書人,是看著書說出來,雖是如此,他們也對書籍內容相當熟稔。大社鄉說書人也為早期的人們帶來兼具文化性的娛樂休閒。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林寶春
  • 創作者
    林寶春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9/12/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1727-443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