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社文史輯要:風土人情篇 大社鄉戰後居民生活憶趣

本篇分為5小節,主要討論因戰後民生匱乏、醫療資源不普及,應運而生的行業寄藥包、走街仔仙,以及一般百姓的娛樂活動剖甘蔗。

因早年交通不發達,醫療系統不完善,在此環境下產生「寄藥包」的方式。每戶家中有一大藥袋,裝滿各類常見病症發燒止痛等類的藥,外敷內用皆有,解決民眾醫療上的問題。藥包中的藥每3個月到6個月會有藥廠的業務來更換。「走街仔仙」為江湖郎中,即是到各個鄉鎮市叫賣藥品。有分文場跟武場的表演,武場猶如電視劇中,表演胸口碎大石,或握住燒紅鐵鍊後,在拿出所謂祖傳藥品,讓在場觀看民眾見證其功效,以達宣傳效果。現今因醫藥法規的訂定,此二類有醫療行為的行業已漸消失。

「剖甘蔗」比賽是早年農村茶餘飯後休閒活動之一,講究巧勁而非蠻力,要「快、準、巧」,沒練習過的人,可能連甘蔗皮都削不到。在玩「剖甘蔗」時通常會一群人各自選一筆直甘蔗,將其從頭到尾剖開,一分為二。誰能將甘蔗完全剖開,誰就是勝利者。而後來也衍生各種不同的玩法,賭甘蔗或錢。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黃梅瑩
  • 創作者
    黃梅瑩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出版日期
    2009/12/15
  • ISBN
    1727-443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