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湖內鄉的傳統戲劇

漢人自17世紀移居臺灣開始,帶入漢人的戲曲元素,戲劇隨著信仰文化流傳,除了是民眾農閒時的娛樂休閒,也是民俗節令、寺廟祭祀、生命禮俗等重要的儀式。傳統戲劇更融合文學、音樂、舞蹈、美術、工藝等藝術。

高雄縣傳統戲劇相當多元,有布袋戲、歌仔戲、皮影戲、傀儡戲。其中傀儡戲團是全臺數量最多。湖內鄉傳統戲劇居多者亦是傀儡戲。3團傀儡戲團:為圍仔大戲館、天福傀儡戲團、萬福興傀儡戲團。其次布袋戲1團:天宏園掌中戲團。

本文藉以傳統戲劇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特性,從中了解臺灣的人文、藝術特色。並介紹湖內鄉的傳統戲團,藉此述說劇團自成立以來歷史沿革,並別具文化傳承意義,以及傳承傳統宗教的困難以及危機。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薛熒源
  • 創作者
    薛熒源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6/12/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1727-4435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