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有中崎厝,無中崎富;有中崎富,無中崎厝」──兼論高雄縣橋頭鄉中崎的興衰

本文以一句中崎當地諺語「有中崎厝,無中崎富;有中崎富,無中崎厝」為討論動機,並透過史料與口訪等資料來探討高雄縣橋頭鄉中崎該地的興衰。

本文說明中崎的發展歷史,明鄭時期始於中衝營軍隊掠奪平埔族土地,並將該地設為營盤田進行屯墾,修築中衝崎陂,以利灌溉。清領時期,隨著大量漢人的移墾,已逐漸發展成中衝崎街,並且與橋仔頭、後勁庄,形成三大繁華聚落,其中中衝崎街也具有交通便利的河港──中崎港,其可往來蟯港與萬丹港等地,故為當時內陸重要港口之一,但隨著時間演進,港口與河道逐漸因泥沙淤積而荒廢,進而導致中崎港的沒落,再加上日治初期,因林小貓與盧石頭在南部鳳山、阿公店一帶發起抗日事件,日軍為破壞其後勤補給,故在阿蓮、岡山、橋頭等地區展開清鄉屠村,使中崎村落也遭到嚴重的破壞,市街逐漸凋零。

綜言上述,透過史料統整與口述歷史的相關資料,不僅還原了中崎這個聚落的興衰過程,更能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來了解臺灣本土鄉鎮市街的形成過程與發展因素。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簡炯仁
  • 創作者
    簡炯仁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6/01/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縣政府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