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戰後高雄市研究回顧與展望

藉由對機關刊物、高雄學、博碩士論文及一般研究論文等4個面向討論,以瞭解高雄市研究之發展,從中可發現1979年《高雄文獻》的創刊是一個重要時間點,在此之前有關高雄的研究都集中在高雄市文獻委員會身上,不論是修纂高雄市志或是《高市文物》的出版都為當時留下許多寶貴的資料。

1980年代本土研究風氣的興起以及《高雄文獻》的出版,高雄市研究漸受青睞,相關研究之碩士論文也開始出現。1990年代以後,隨著臺灣史更受重視以及普設大專院校情形下,高雄市研究進入高峰。研究主題也由早期著重的文史主題轉變為教育及公共議題之主題。

整體而言,戰後(1945-2010)高雄市的研究,約有2/3的時間仰賴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的努力,尤其是1979年出版的《高雄文獻》、《高雄市文獻》更帶動了高雄市研究的風潮。高雄縣市合併以後所面臨的課題將較以往更多、更廣,又合併後版圖變大,意味著對新的高雄市治理,除了討論現實議題外,也可以從歷史中吸取經驗,讓新高雄市走向更好的明日。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王御風
  • 創作者
    王御風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0/12/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1025-589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