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口站河底隧道

本圖是最後一班窄軌列車通過溪口站情形,原本東線的支亞干溪(壽豐溪)、馬太鞍溪兩流域的河床,因為泥沙淤積量日漸高漲,在其上新架橋梁,兩邊坡度勢必超過千分之20,且往後必定會再升高。因此,為解決河川淤沙漸高危及火車行駛與降低坡度,本來跨越兩條溪的路線改為從河底穿越的河底隧道,採明挖襯砌法施工的2座河底隧道也成為東拓工程中的最大特色。圖中便是壽豐溪路段,此處隧道為溪口河底隧道,總長1598公尺,於1982年(民國71年)3月31日完工切換通車,圖中窄軌列車竄出溪口隧道,通過曾為3等站的溪口車站。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 撰寫者
    朱豈鈺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