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舞鶴新路線

圖片為自強隧道南口景觀。進行東部鐵路拓寬工程時,由於施工路段遭遇斷層破碎帶,加上賀璞颱風夾帶大量雨水,使頂拱鋼支撐全部變形倒塌,隧道抽心落盤災變頻頻,只能暫時將南口封閉數月以免災害擴大,而後經西德隧道專家現場研究後,決定引進國內未曾採用的「新奧工法」施工,自強隧道也因此延誤了一年多才能完工,無法配合1982年(民國71年)6月26日的拓寬完工通車日期,幸好建於大正時期的舊「掃叭隧道」尚可容許寬軌列車通過,因此施工單位利用晚上封鎖路線,將原來千分之二十五的坡度現降低為千分之十五、完成鐵軌枕木的拆補,作為東拓通車的暫時路線。1985年(民國74年)元旦自強路隧道完工通車,東拓才真正大功告成。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 撰寫者
    朱豈鈺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