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失落的訪客──高雄哨船頭舊外國墓園墓碑碑文介紹

本文介紹兩座百年以上的外國人墓碑。

兩座墓碑,一為愛爾蘭船員威廉霍金斯(William Hopkins),另一為英國籍的打狗海關幫辦康威佛萊徹(Conway Knox Fletcher)。自荷治時代高雄開港後,洋人紛紛前來行商傳教,其中於哨船頭山丘有一外國人墓園,此墓園於1871年啟用,至1967年臺灣省政府將墓園地目改為建地,使得兩座百年墓碑隱身於民宅內。除卻上述兩座墓碑外,更有38方碑文,最早為1858年,最晚為1896年,其中包含傳入天主教的郭德剛神父、帶進海關、領事制度的麥士威與郇和、帶進基督教與西方醫學的馬雅各醫生等、近代臺灣第一位基督教宣教牧師李庥、帶進燈塔建造技術的斯登德等。

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高雄港港邊看到百年前外國人來此留下的相關歷史遺跡,他們也為高雄港的發展貢獻心力,最後更長眠於此,希望政府當局能妥善處理墓園遺跡,除了能維護這一段高雄港早期發展歷史,更能讓這群外來訪客長眠。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麥漢鳴
  • 創作者
    麥漢鳴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出版日期
    2006/12/15
  • ISBN
    1025-589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