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禹站月臺(1990年代)

該地原稱「針塱」,為阿美族語的漢譯地名。總督府於1917年(大正6年)11月1日在此設站,並將地名改為「末廣」(suehiro)。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認為末廣此名過於日本化,遂於1947年(民國36年)10月6日改名為大禹站。大禹站僅停靠一般普通車,主要功能為提供列車交會時的待避處。後因臺東線鐵路的列車密度不高,大禹站的列車待避交會功能不彰,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鐵路管理局於1990年(民國79年)改隸交通部)遂於1995年(民國84年)3月1日決議裁撤大禹站。此圖為大禹站裁撤前一天最後的貨物列車靠站的歷史鏡頭。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 撰寫者
    陳瑞琪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