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期木造的東里車站

圖為東里車站,照片中的木造站房建於1943年(昭和18年)。富里大庄的平埔族在長期漢化之下,習慣漢人的文化與表達方式,被稱作「熟番」、「平埔番」或「埔里人」;平埔族人則自稱「舊人」,意味比漢人還舊、其祖先比漢人早到來。東里原地名稱「大庄」,1845年(道光25年)間,居住於舊庄(現玉里鎮長良里)的西拉雅平埔族聚落陸續遷來,人數漸增,合成40餘家,形成一大部落,因此稱為大庄。1924年(大正13年)5月1日設大庄驛,東里在1937年(昭和12年)11月1日改稱大里,由於宜蘭縣已有大里站,為了有所區隔,此處改名為「東部大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 撰寫者
    陳瑞琪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