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蓮港海岸站之外海

此圖為站在船隻的甲板上,遠眺中央山脈的畫面。這裡是南濱外海(今稱太平洋公園)與花蓮港海岸驛,人們上岸的場景。花蓮港海岸驛設立於1912年(明治45年)1月14日,而此照片拍攝年代為1936年(昭和11年)。過去花蓮港的深度不足以讓輪船停泊,所以往來的人員貨物都要依賴稱作「駁駁仔船(臺語)」的小船來接駁。每當往來人員貨物搭著駁駁仔船靠近岸邊時,船上的人會馬上將繩索拋向岸邊,而被雇用的阿美族壯丁就會一踴而上把繩索拉住,等到浪頭稍退時,駁駁仔船就會停靠岸上了,此時乘客或貨物得趕緊趁下一陣浪頭尚未撲過來前先下船,動作稍微遲疑往往全身就被海浪淋濕。此外,運送時間非常重要,駁駁仔船往來一定要在中午以前,到了下午之後,花蓮海岸浪濤就會隨著風勢變大,不但小船無法逆著浪頭靠岸,有時候連輪船都難以停靠。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鄭仁崇,《臺灣後山鐵道風華》,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0
  • 撰寫者
    林宇嫣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0/04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