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31年高雄港勢展覽會概述

本文論述1931年舉辦的「高雄港勢展覽會」,此會以港口與海洋為主軸,定下海洋高雄、工商港都的基調。

1868年後,日本全力西化,舉辦博覽會是呈現現代化國家「進步」的重要手段之一。高雄港勢展覽會就有宣揚殖民經驗、展現強大國威、推動經貿交流、開發觀光資源等多重意義。日本殖民政府此時期的建設奠定現代高雄的基礎,一躍成為全臺灣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都市,此次展覽會所展現的內容和氣勢,是全體高雄住民意志的總驗收,也是殖民當局的成果展。主辦單位以港口與海洋為主軸,舉辦北港媽祖繞境也隱含海神的庇佑,點出海洋高雄、工商港都的特質。值得注意的是,臺灣人在此次展覽會一如既往屬於附屬邊緣地位,故向當局提出抗議,反對這種由上而下的宣傳把戲。

從上述概述可知,日本殖民舉辦展覽會的主要目的,但殖民地人民對於展覽會的感受,也呈現了人民對政府宣傳的具體感受。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吳榮發
  • 創作者
    吳榮發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5/03/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1025-589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