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再論屏東平原平埔族群分類問題

本文從熱蘭遮城日誌、明清方志、日治調查報告、考古資料、田野調查,從「鳳山八社」的分類問題,重新檢視屏東平原平埔族群分類問題。

從高雄縣西北濱海平原及高雄平原到屏東平原西南有兩類平埔族群,一為蔦松文化蔦松類型,為荷蘭文獻的搭加里揚,屬西拉雅系;另一是蔦松文化清水岩類型,為荷蘭文獻的放索。1635年,發生聖誕節之役,搭加里揚社群東遷至屏東平原,形成鳳山八社中的下淡水社、上淡水社、塔樓社、搭加里揚社等港西里社群;放索社群則形成放索、茄藤、力力等港東里社群。所以將鳳山八社分為馬卡道族是不很妥當的,因港西里社群、港東里社群即有很大區別,前者與西拉雅更為接近,故不宜統稱馬卡道族。

從上述可知鳳山八社中可分為港西里群與港東里群,其中的族群差異頗大,無法概括於馬卡道族,需要更多研究才能釐清其族群性質。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撰寫者
    簡炯仁
  • 創作者
    簡炯仁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2/12/15

    出版日期
    民國/戰後時期
  • ISBN
    1025-5893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文件
  • 出版者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