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葉兒茶素之生理活性

       本論文作者王志偉,指導教授蔡國珍博士,出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學位論文,發表於2005(民國94)6月。內容探討茶葉兒茶素的三大生理活性,即抗氧化、抗菌活性與抗腫瘤效應。
       兒茶素清除氫氧化自由基的能力均大於維生素C,其中epigallocatechin (ECG)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清除超過氧化物及過氧化氫能力較維生素CE8.32倍,且可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EGCG之抗菌活性大於epicatechin (EC),二者均對G ()細菌抗菌活性大於G ()細菌,EGCG分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大腸桿菌最低抑制濃度(MIC)73573 μg/ml。研究者並由微脂粒作用模式研究得知,EGCGEC對菌體作用機制為破壞菌體細胞膜,導致菌體內容物外漏使致其死亡,膜上負電荷明顯降低二者的作用活性。在抗腫瘤效應部分,癌症初期、促成期及蔓延期、到腫瘤的轉移均有正面效應。兒茶素抑制癌細胞生長主要藉細胞循環調節,促使癌細胞程式化死亡,抑制腫瘤促進劑、賀爾蒙、細胞激素及生長因子等的作用。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雙君
  • 創作者
    王志偉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5/06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