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茶業遺產保存方式研究-以魚池鄉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為例

       本論文作者賴淑真,指導教授徐慧民博士,出自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06(民國95)1月。內容敘述日治時期魚池鄉已是臺灣重要的紅茶產區,魚池茶改場即是當時為奠定中南部紅茶產業基礎所設立之研究生產機關,但隨著茶業市場結構改變,魚池鄉的紅茶產業逐漸沒落。
       魚池茶改場在變遷中,從過去以產量為主,逐漸轉變為研發訓練及輔導推廣單位,對人員及空間的需求逐年降低,許多具歷史意涵的建築及設施任其荒廢毀壞。研究者藉「魚池茶改場」探討產業遺產與其他類型歷史性空間保存之差異、茶業遺產保存的價值意涵,並探索茶葉遺產保存方式的可能性。研究結果發現,茶業遺產的保存是由所在地的生活型態與經濟活動產生之互動關係,構築具體化的茶業空間、景觀、基地配置與建物、設施等具有茶業之特性,並延續其特性之歷史意義,體現茶業遺產特殊空間情境,使所在地方特質呈現,以達永續發展的目標。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雙君
  • 創作者
    賴淑真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6/01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