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作者鄭政,指導教授張正明博士,出自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碩士學位論文,發表於2015(民國104)年8月。內容主要探討不同部分發酵茶製程條件,於製作粉茶過程中,對茶菁原料和粉茶成品顏色及產率之影響,目的為取得較鮮綠且產率較高之粉茶製程條件。
研究者以四季春品種為茶菁,經採摘後進行日光與室內萎凋、炒菁、揉捻及乾燥等部分發酵製作程序,各製程中檢測茶菁顏色和重量變化。另收集20種市售綠粉茶,檢測其色差值與色相值範圍,以了解市售綠粉茶與試驗所產出之粉茶顏色差異。結果顯示,試驗製作之部分發酵茶製作之粉茶顏色較鮮綠,萎凋時應避免茶菁的翻動,炒菁以高溫短時間為佳,而乾燥則以低溫較能保持粉茶的鮮綠色澤,作者並建議可省去揉捻處理以降低產製成本,希望能藉此研究所產製之粉茶,改善茶農於夏、秋兩季成茶面臨滯銷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