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乾益堂

這張照片是2019年(民國108年)8月21日於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42號的乾益堂外街道所拍攝,照片中為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底,緊鄰當地特殊地標,也是澎湖縣縣定古蹟「四眼井」的乾益堂中藥行外觀。


乾益堂於1918年(大正7年)由薛號所創立,創立之初,主要靠著與漁民、商人貿易及官兵往返的船隻獲利。第二代繼承人薛庚寅曾以延醫駐診作為藥行的號召,傳至第三代薛光燦,仍保持中藥行的優良傳統,幫客人抓藥並解說藥性,在當地有「燦伯」之稱;現今則由薛光燦之弟薛光華及薛明峰(薛光燦之子)共同經營。因靠近四眼井,除了享有地利之便,許多當地人及老一輩反稱呼其藥行為「四孔井藥店」,而不稱其「乾益堂」。


乾益堂因完整保留日本人據澎的年代,所引進仿巴洛克的建築風格及當時使用的特殊建材,內部裝潢也都維持當初傳統街屋建築的風貌,在2000年(民國89年)1月28日被澎湖縣政府認定為縣定古蹟;是一間具有歷史文化記憶的老藥行。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馬公市中央街4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3.565213
  • 所在地-經度
    119.564922
  • 是否開放
  • 所在地-名稱
    乾益堂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