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花蓮高中學生於丁字堤

照片為1973年(民國62年)6月,四個花蓮高中高三學生到鳥踏石仔(又稱丁字堤或T字堤)的畢業留影紀念。鳥踏石仔的堤防建造於花蓮港擴建之前,1931年(昭和6年)的花蓮港築港計畫中,在港口東西側蓋起東堤與西堤,東堤是著名花蓮地標白燈塔的所在地,西堤則因從海岸看過去的造型像國字「丁」,因此別稱為丁字堤,而鳥踏石則是丁字堤所在地的舊稱。花蓮高中學生經常在週末或下課後來到丁字堤遊玩戲水,因此準畢業生們才想到這裡拍照留念。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會將丁字堤與另外一座堤防「江口突堤」認為是同一個堤防。江口突堤的建造背景,是日治時期花蓮港廳第五任廳長江口良三郎,主張花蓮建港,於1922年(大正11年)建造了一座蹄形防波堤,名稱就以廳長之名取作「江口突堤」,成為花蓮港的雛形,雖然江口良三郎未能在任內完成建港,但算是打下了基礎,因此今日仍留有他的紀念碑。而如今兩座堤防以及白燈塔,都已經拆除,走入歷史。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邱上林,1997,《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出版: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 撰寫者
    游力達
  • 創作者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3/06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