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奇美吊橋

此照片為1980年(民國69年)的奇美吊橋,當時若從瑞穗往奇美村,只有羊腸小徑可通行。1932年(昭和7年),奇密(今奇美)便設警察官吏詰所(類似於現在的派出所。詰所一詞在日文中指稱臨時、暫時休息或是過夜的地方,類似臺灣話的寮),到奇美上班的警察、教師,均必須涉水路行小舟到達奇美村,1981年(民國70年)前,尚無公路可通,僅有一條彎曲的羊腸小徑,因此村民的民生用品皆是挑擔跋涉而來。現今的奇美吊橋重建為原山奇美橋,橋樑結構採用不平衡懸臂工法,但亦在2018年(民國107年)年有新聞指出,原山奇美橋每年以一至二公分的距離下陷中,橋上也有龜裂痕跡,瑞穗鄉長陳進光則表示,每年都有編列四、五十萬的預算固定監測橋梁安全,希望民眾能夠放心。照片提供:邱上林。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邱上林,1997,《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出版: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 撰寫者
    黃心妤
  • 創作者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8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