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堀田式索道

照片中人群後面的粗壯木架為「堀田式索道檜木門型架」,為林田山林場所使用。林田山林場是因1894年(光緒20年),清朝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次年馬關條約訂立,臺灣割讓給日本後成立的林場。這種索道是首任場長明石庄吉自太平山林場引進,出自太平山林場一位技師掘田彌太的設計,他將舊式單線索道改良成雙線,利用發射點與落著點之間的落差所產生的加速力為動力,重車下,輕車上,同時起落。木材運下後即可銜接於運材鐵道上,省去木材重新裝卸的程序,當時林田山上共有四座這類索道。林田山林場雖然腹地狹小,但是由於依據地勢規劃利用,正可以展現它的精巧之處,將運輸、集材、行政、民生的機能充分發揮。照片提供:李金渡。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邱上林,1997,《影像寫花蓮:花蓮人的老相簿》。出版: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 撰寫者
    黃心妤
  • 創作者
    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