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臺澎金馬地區,服兵役是每個男人應盡的天職,隨著戰爭氣息的濃烈或淡薄,歡送入營者的場面,也有各自不同的待遇。在1960年代以前,尤其是八二三砲戰的煙硝味仍濃時刻,役男入營,身披「為國爭光」紅彩帶,妻望君早歸,母含淚叮嚀,有幾分生離死別的況味。現在,金馬前線已轉變為觀光旅遊點,且兵役政策改變,2018年(民國107年)政府開始採招募並行制度,與以往的兵役制度已相差甚遠。圖為鄉鎮役男入伍,在縱谷的徵兵列車前合影。照片提供:詹健群。
過去,在臺澎金馬地區,服兵役是每個男人應盡的天職,隨著戰爭氣息的濃烈或淡薄,歡送入營者的場面,也有各自不同的待遇。在1960年代以前,尤其是八二三砲戰的煙硝味仍濃時刻,役男入營,身披「為國爭光」紅彩帶,妻望君早歸,母含淚叮嚀,有幾分生離死別的況味。現在,金馬前線已轉變為觀光旅遊點,且兵役政策改變,2018年(民國107年)政府開始採招募並行制度,與以往的兵役制度已相差甚遠。圖為鄉鎮役男入伍,在縱谷的徵兵列車前合影。照片提供:詹健群。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