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作為楊英風替李石樵塑的肖像。李石樵一九○八年出生。一九二三年考入台北師範學校,受教於當時任職該校的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十九歲即以〈台北橋〉一作入選台展,一九二九年到東京,經三度應考才於一九三一年考入東京美術學校。一九四一年獲得第一位日方辦文展的「免審查」資格。台灣光復後,由於大量大陸人士來台,使台灣社會中產生了不一樣的風貌,李石樵在畫作中也描繪、反應了這種社會現象。他一輩子創作不斷,經歷過日據時代的風發意氣、光復後早期的困頓窒礙,終能秉承藝術道德為一貫圭臬,除了費時多年探討抽象繪畫,晚年復歸於寫實,畫風變化多端。本作以斜曲的角度,到低頭沈思及粗放肆意的塊面線條,是楊氏肖象中的傑作,也是寫實期後期的轉變寫神而不寫實的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又再度以雕塑重現。另名〔李石樵像〕。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楊英風
  • 其他貢獻者
    林茂榮攝影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52
  • 全集/系列名
    景觀雕塑大師楊英風
  • 相關地點
    台北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