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太魯閣峽之四—太魯閣遠望

太魯閣國家公園,前身為昭和12年(1937)日治時期成立之「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其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崖壁峭立、景緻清幽,在昭和2年(1927)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所舉辦的臺灣八景票選活動中,被民眾票選為臺灣八景之一。圖中斷崖峭壁上的通道則是太魯閣當時的其中一個步道,也可看出太魯閣壯麗的景象。16世紀前後,部分賽德克族人由南投越過中央山脈遷居花蓮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後居住在花蓮的族人遂自稱為「太魯閣族」。其原音為「Truku」(德路固),日治時期被稱為「Taroko」(太魯閣),「太魯閣」的名稱,也因為太魯閣族人居住於此而得名。照片由潘昭安提供。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花蓮縣文化局,《洄瀾舊城‧風華再現老照片專輯》(花蓮縣文化局,2010)
  • 撰寫者
    王冠樺
  • 創作者
    花蓮縣文化局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