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酒洞天

1966年,楊英風受邀回國擔任花蓮榮民大理石工廠顧問,因為受太平洋造山運動的影響,形成東部太魯閣群岩的風姿綽約,有中國繪畫深厚底子的楊英風在觀賞了千山萬壑之後,經過內化,找到石材的新用途:以雕塑的造型來處理它,而非單純的造園造景。1968年為台北國賓飯店地下酒吧所設計的作品,以「洞天」的意境造場,以「酒」所伴隨的歡愉圖像造景,特有的MOSIC技法,結合中國庭園山石和西方馬賽克的工法,粗糙的造材、細緻的手法,一方面配合整體圖案結構,一方面以不規則的石片拼組,展現石材的肌理與觸感,間或亦有助於動態的造成。這種工作不同於一般建築工程,它無法在設計圖上精準的描繪出每塊石頭的方位,在沒有選定石頭之前,甚至該是怎麼樣的造型都不便確定,全憑臨場臨時「見材行事」,所以楊英風必須自己參加工作,憑即刻的觀察體驗來安排或更動石片、石塊的位置,因此設計與工作幾乎是同時完成的。惟此原作今已毀損。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楊英風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68
  • 全集/系列名
    景觀雕塑大師楊英風
  • 相關地點
    台北
  • 地點名稱
    國賓飯店/太魯閣
  • 緯度
    25.0567/24.1535
  • 經度
    121.523/121.624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