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6年(1931)開始,日本人於美崙地區開鑿花蓮港,結合鐵路、港口、工廠以及水力發電設施,試圖將花蓮打造成「第二高雄港」。然而期間遭遇戰爭,許多基礎建設僅存與紙上,並未能完全執行,昭和19年(1944)-昭和20年(1945)間的美軍空襲,更對此地區帶來極大的破壞。戰後歷經數年管制、整修,花蓮港終於在民國52年(1963)9月1日開放為國際港,對於國家、地方之經濟發展,實為相當重要的事件。照片即是慶祝花蓮港國際港開放,舉辦的工商展覽會大門。此地點即是當時省立花蓮中學的教室。
昭和6年(1931)開始,日本人於美崙地區開鑿花蓮港,結合鐵路、港口、工廠以及水力發電設施,試圖將花蓮打造成「第二高雄港」。然而期間遭遇戰爭,許多基礎建設僅存與紙上,並未能完全執行,昭和19年(1944)-昭和20年(1945)間的美軍空襲,更對此地區帶來極大的破壞。戰後歷經數年管制、整修,花蓮港終於在民國52年(1963)9月1日開放為國際港,對於國家、地方之經濟發展,實為相當重要的事件。照片即是慶祝花蓮港國際港開放,舉辦的工商展覽會大門。此地點即是當時省立花蓮中學的教室。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