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茶產業的轉型-以建構傳統製茶廠觀光化潛力指標為例

      本論文作者廖家宏,指導教授張德儀博士,出自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旅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發表於2011(民國100)6月。內容敘述早期臺彎茶葉為三大農產品出口之一,創造許多外匯利潤。

       現臺灣農業自由貿易,進口茶葉與國內茶葉競爭,使臺灣製茶工業逐漸萎縮。然臺灣傳統製茶工業已有百年歷史,茶的品種、製茶技術、器具與設備臻至完熟,若能藉工廠觀光化概念,將製茶業轉型為觀光休閒產業,必能提供傳統製茶產業延續製茶文化之機會。本論文研究旨在建立「傳統製茶廠觀光化潛力指標之建構系統」,研究者透過文獻輔以資源基礎理論分析,探討製茶廠觀光化所需的指標項目,提供茶產業者轉型觀光之參考。結果指出,製茶工廠發展觀光之潛力指標,包含「推動觀光化環境能力」、「茶資產體驗吸引力」、 「組織經營創新能力」及「觀光服務人員專業化」四大構面,其中以「茶資產體驗吸引力」最被認同,顯示茶產業進行觀光化時,與其他產業之區隔性,以顯示市場之獨特性,必能吸引觀光客以創造觀光價值。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陳雙君
  • 創作者
    廖家宏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1/06
  • 媒體類型
    文件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