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溪州鄉與北斗鎮的交界處,中西路二段連接大新路的路段,有臺灣國軍的砲兵射擊訓練場,這一區有四個砲陣地,分別為北岸15、18、21、23號砲陣地,砲兵射擊訓練場是濁水溪南、北岸重要的軍事設施。
國軍砲兵訓練靶場位於濁水溪彰化縣溪州鄉段河床,靶區位於乾涸的河床,國軍在綿延近5公里的河道,以消波塊堆疊成射擊標靶,目標區南北兩岸各有數十個砲陣地,陣地距離目標約10公里,各型拖曳砲從砲陣地發射砲彈,直擊目標,砲彈落地後碎裂,而碎裂的砲彈鋼片養活了附近許多的拾荒客。
溪州鄉的蔡英志先生分享小時候的記憶,小時候的住家在外公、外婆的荔枝園裡,而荔枝園的南邊,就是一個砲兵射擊訓練場。訓練場成為兒時的遊樂場,只要在阿兵哥演訓結束之後,他們會跑進鎮地裡尋寶,撿拾碎落在靶場的寶物。馬蹄狀的鐵片,可能是裝砲彈的;圓形的塑膠圈,完整的一個可以賣5元,不完整的論斤賣;同時也會撿拾到鐵罐、鋁罐、寶特瓶。
除了這些充滿銅臭味的回收品外,還會撿拾到火藥,火藥有粗短、長短,各種不同尺寸,蔡英志先生說,他們會把火藥包在香菸盒內的鋁箔紙內,點燃之後,便會在地上燃燒並旋轉,讓小孩子樂活好一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