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1952年(民國41年12月出刊)農林通訊第三卷第十二期,由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譯自1952年(民國41年)7、8月份coffee & tea,作者為Dr. C. R. Harler。譯者為伯麟先生,內文提及當時世界上的茶業試驗研究相關單位,許多地區均有茶業試驗研究單位的設立。
內文提及當時世界上的茶業試驗研究相關單位,如印度阿薩姆區之脫克萊(Toeklai)試驗場、錫蘭之聖科姆俾斯(St. Coombs)試驗場、爪哇之班佐文治(Banjoe Wangie)及克勞文(Krawang)試驗場、以及日本牧野原(Makihonara)及金野(Kanaya)等試驗場,另南印度、俄羅斯、東非與臺灣等處均有茶業試驗研究單位的設立。每個地區茶業遭遇的問題不完全相同,不同國家、地區的茶葉研究機關,能夠加強科學對茶業界的貢獻,並協助解決在地茶葉栽培製作所遭遇的問題;而中國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產茶國家,且1952年(民國41年)仍舊是產茶最多的,可是對於茶葉之科學研究方面甚少貢獻。
本篇詮釋資料由蘇宗振、許華欣、林義豪等人協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