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出自1952年(民國41年11月出刊)農林通訊第三卷第十一期,由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由任恕生先生撰寫。主要以文山的地理氣候與茗茶製造的品質影響、文山茶葉的發展起源與其今昔狀態、以及文山茗茶的茶樹品種與其製造特點,3大面向進行討論。
內文文山的地理氣候與茗茶製造的品質影響、文山茶葉的發展起源與其今昔狀態、以及文山茗茶的茶樹品種與其製造特點,3大面向進行討論,簡摘當時的文山茶區,位於臺北縣(現新北市)的東方山地,範圍包括新店、深坑、石碇、坪林、木柵與烏來,共6鄉鎮。文山茶區之地理交通、氣候及土壤條件,適合於茶樹種植栽培。為臺灣北部茶葉發展之起源地,栽種面積、採收量與粗製茶數量於不同年代跌宕起伏。因栽培歷史悠久及地理交通位置,造就品種之多,當時為全臺之冠;曾設置之茶葉指導所,當時蒐集品種達70種左右。
最終筆者將該茶區優良茶之製造特點摘述供參考,要點為生葉採取少量採製方式、室外日光萎凋程度輕微、室內萎凋處理分為4次舉行、烘焙分二次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