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澎湖湖西天后宮鸞筆特寫

照片拍攝於湖西天后宮正殿,廟方人員執持鸞筆。


湖西天后宮自1728年(清雍正6年)始建至今,經多次重建,方有今日莊嚴的殿宇,迄今仍舉行扶鸞活動。鸞筆是扶鸞儀式的器具,每當神明降臨,正鸞生扶著的鸞筆前端,便自動在沙盤上寫字,負責辨認與抄錄的鸞生負責記錄下來,鸞筆接著再寫下一個字,如此「扶」出一首首鸞詩、一段段鸞文,在信眾心目中,這是因應時節、機緣給人的珍貴啟示。鸞詩、鸞文的篇幅多半不長,湖西天后宮在扶出這些詩文後,會舉行「宣講」,念誦並解釋詩文的內容,甚至搭配生活化的小故事、實用的保健觀念,希望民眾對前賢、聖哲的智慧有更深入的體會。思想能改變行為,鸞詩、鸞文乃至於鸞書和宣講的存在,是宗教人士幫助人從認知上建構健康的身心。


此外,湖西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正殿神龕亦供奉守府王爺,當地傳說守府王爺多次垂降,引導信眾戒除鴉片。過去,臺灣瘴癘頻仍,許多人取用鴉片舒緩病痛之苦。鴉片,又稱阿片、阿芙蓉膏,由罌粟提煉而成,能用來治病,但服用久了,需要的鴉片煙量越來越大,就引發煙癮難解、費用沈重的問題,而鸞堂提供的戒煙經驗,最少在精神上提供支持的力量,協助人依自己的意願、做自己的主人。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