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嘉義民雄乩童印

照片攝於嘉義某乩童神壇。這張桌上的東西,都是這位乩童起駕辦事時會用到的工具,例如毛筆和印信。


這位乩童年約七十,受訪時說起乩的時候,就是將身體交給神明辦事。道教中,「印」是法器,又稱神印,通常以金屬、玉石、木頭刻製而成,是重要的傳承之物,有祈福、號令、驅邪避鬼的作用。


在齋醮科儀中使用印信,大約是從南北朝開始的,隨著科儀名目的繁衍,印信的品類和內容也逐步增多,如明代《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的「靈寶印令品」,就收錄科儀常用的四十六種印,如「靈寶大法師印」,「靈寶玄壇印」……等等。道教科儀用法印,有二種作用。首先是洞達杳冥,例如在建壇前,在科儀所用一行文書上蓋印,以使文書上達天界,下通幽冥。其次是為修道人檢束身心,例如《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所說的「行法以印,因以檢束身心」。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