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中的兩幅刻塑,皆攝於嘉義民雄保生大帝廟,一在正殿內,二在殿外,題記很清楚,皆作「絲線過脈」。
此廟主祀保生大帝,興建時間可以上溯到1754年(清乾隆19年)。保生大帝通常指北宋人吳夲,生前行醫,救人無數,死後受民眾祭拜、奉為醫藥神,又稱為「大道公」。
華人傳統廟宇中的彩繪、雕塑,主要用途之一是呈現主祀神明的相關傳說,傳達信仰的精義。民雄保生大帝廟至少有七幅圖像是描述保生大帝的傳說。我們挑選其中情節較明確者,加以介紹。清代李光地〈吳真君祠記〉已記載吳真人為皇后「繫線察脈」的事蹟。傳統醫學中,中醫以望、聞、問、切判斷病患的身心狀況,其中,「切」指「切脈」,醫者透過雙腕內側的脈象了解病患全身氣血的情況,《史記》所記載的名醫扁鵲,便是以脈診著名的。由於皇后身分高貴,吳真人不方便直接碰觸她,因此將一條絲線繫在皇后手腕,另一端由吳真人拈在指間,診斷病情。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