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臨床場域裡,病患在經過中醫師「望、聞、問、切」的診斷後,醫師會根據病患表現出來的病癥、判斷出病理,開立適當的藥方,讓病患自行在家煎煮後服用;在某些案例中,有些藥方在煎煮的過程中,還需要搭配適合的「藥引」,使藥效能夠更加直接有效地直達病患體內的病根所在,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神明藥籤也不乏「藥引」的存在。
六房天上聖母的藥籤系統中,就保存著使用藥引的傳統。信眾在前往六房天上聖母的紅壇求到藥籤後,仍需要搭配「藥引」的輔助。六房天上聖母共有七種藥引,即平安水、平安符、龍袍、爐丹、座金、小符與藥珠。「平安水」是平時供奉神明留存的水;「平安符」是裝著折成八角形的長條形「小符」,供人配帶在身,或是燒化後加進飲水或藥湯中服用的符;「龍袍」是神像衣服剪碎後的碎片;「爐丹」為六房天上聖母紅壇香爐內的香灰;「座金」指墊在神像下面的金紙。而「藥珠」則有兩種說法,一為六房天上聖母神像上佩掛的佛珠,另一說法為用檀香粉製成的小顆粒狀檀香珠子。
特別的是,這七種藥引,會因為信眾所罹患疾病的輕重,來配合使用。例如輕症,可能就只需要取平安水回去,搭配藥籤中的藥材一起煎煮服用;若是重症的話,可能就需要七種全部一起使用,確保神明的神力能夠有效的對信眾進行加持,進而使疾病痊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