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南興濟宮清同治七年贈匾—醫道聖神

臺南祀典興濟宮於1662-1683年(鄭氏時期)興建,是鄭氏時期臺灣規模最大的保生大帝廟。


「醫道聖神」匾額,是1868年(清同治7年)時陳玉喜獻給神明的。從照片左方「賞戴花翎 欽加 副將銜署北路協調署城守營參將」這些字句裡,可知捐獻者有官職在身。過去興濟宮的地理位置,屬於城區的邊界,出了城區之後,地勢漸昇,小山坡上即是官兵駐紮的營區。


1874年(清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積極開發臺灣後山、招撫當地原住民,許多官兵因為參與這個開山撫番的政策而染上瘴癘,前來興濟宮,向保生大帝祈求保佑,後來果然靈驗,官兵們將這些感通經驗上報朝廷,清廷便下令將興濟宮列入祀典,是為臺灣唯一列入官方祀典春秋二祭的保生大帝廟。我們很難追溯當時的臺南發生什麼事情,很難知道當事人如何感知神明幫助自己、又度過什麼樣的大難,方使人花費金錢與心力獻立這個匾額,頌揚神明的恩德。但是,從獻立者具有官銜這一點,以及同治13年之後越來越興盛的信仰現象來看,這個時間有這塊匾額的存在,可能與當時官兵、將領的信仰與生命經驗有關。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創作者
    不明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