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省躬社「聖化堂」的神明,每年會降示「藥茶」配方,由廟方人員準備好藥材,在小暑至大暑之間加入「午時水」煎煮,煮好後,再將藥茶施贈民眾以助於消解暑氣。照片之一即是2019年的藥茶配方。照片之二,是廟方人員採藥的情景。照片之三是此番上山摘採的「苓陽草」特寫。苓陽草,學名為「全緣卷柏」,又名「凌陽草」。
聖化堂的主祀神明是「關公」,生前為漢末三國時的將領關羽,因忠義勇武、正氣凜然,死後被推尊成神,又稱為「關聖帝君」、「恩主公」,但省躬社聖化堂稱祂「文衡聖帝」。省躬社聖化堂以儒家四書、五經的義理為生活準則,是定期舉行「扶鸞」活動的鸞堂。
「施贈藥茶」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施醫贈藥」。以宗教人士的立場來看,在公共場域,運用各方資源,興辦有利於大眾的事,本身就是行善積德,是自然而然應去實踐,也是念茲在茲、為所當為之事;而藥茶的配方,則因應時節,幫助人清熱解暑,就和提供醫藥給需要的人一樣,是諸多善行中的一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