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及早期臺灣的「鸞堂戒菸」(鴉片煙癮),就不能不想到埔里「醒靈寺」。
醒靈寺在醫療環境不發達的年代裡,也透過扶鸞開藥,替信眾治療各種疑難雜症。而在各式各樣的藥方中,總是得加入一種類似藥引的「草丹」(丹粉),其做法也是十分特殊。
「草丹」的組成,共有傳統中藥(君藥)六十幾味,青草藥(臣藥)一百三十六味(藥材不能重複,且能多不能少),一味藥至少都要一台斤的量,而這些藥材會先經過輾碎混和後烘乾。在準備工作完成之後,神明會指示何時為適合的開煉日期。有別於我們的想像,煉丹是用爐火之類的能量加以熬煮,埔里醒靈寺的煉丹,卻完全是透過宗教科儀,以及鸞生日夜誦經,來累積丹藥的能量;等到神明認為煉丹的能量足夠後,就會指示眾鸞生結束誦經,開爐取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