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發放平安符

在宮廟的慶典活動時,廟方執事人員會恭請神明至所轄地境進行巡境、遶境;當地民眾也希望藉由這一年一次的活動,獲得神力護祐,家宅大小都能順遂平安。


但畢竟廟裡的神明,並不能天天到信眾家來巡視,所以這時候,能夠代表神明常駐在家中的聖物就顯得格外重要,因為聖物被視為神明的分身,代替神明

駐守信眾的家中,可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看護著每一位信徒,甚至是信眾的家人。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廟裡會發放一些像是燈籠(回家掛在門口或陽台)、令旗(可供奉在自家神明案桌上)、平安符(可張貼或隨身佩帶)等接受過神明神力加持過的物品,讓民眾可自行求取回家使用或供奉。但要注意的是,根據民間信仰的規矩,這些聖物品每隔一段時間,就須要送回廟中「過爐」(在廟中祭拜主神的香爐上,順時針繞三圈),適時的補充一下靈力,才能讓這些物品本身的神力能夠足夠延續下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貢獻者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