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鑽轎腳

每逢神明遶境或出巡時,都可以看到廟方執事人員,將神像安座在一頂頂的轎子之內,並由一組組轎班工作人員一路扛著走。傳統上,「乘轎」通常是達官顯貴出行的象徵,所以讓神明搭乘轎子出巡,也是想要藉此彰顯神明的神聖與尊貴,使沿路看到的民眾發自內心,生出敬畏感。


在臺灣民間信仰中,民眾相信:只要是拜過神明、或是神明使用過後的東西,如每天放在神像前的敬茶、拜神的餅乾、糖果或水果、或是神明降乩後乩童所使用的法器和所坐的椅子等等,都會依附神明的神力。神轎作為神明出門時所搭乘的交通工具,自然不例外的,也是附著神明神力的重要載體。


媒體上有許多熟悉的進香活動畫面,如:大甲鎮瀾宮、白沙屯拱天宮的媽祖出巡等等,都可以看到許多信眾在巡境進香的必經之路上,成群結隊的下跪等候,盼望神明能夠慈心眷顧,從自己的頭頂上經過,藉由神力的護佑,使身上的邪祟不淨能夠被掃除。有時遇到某些重症的病患,神明的神轎還會刻意停步,並且用神轎扶手碰觸病患,特別賜予祝福。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時間起
    年代不明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