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張照片是臺南市省躬社「聖化堂」的照片。一是「消災解厄」的公告,二是「消災解厄」器具的特寫,三是2019年(民國108年)端午節舉行「消災解厄」儀式時,由身穿白色長袍的正鸞生手持令旗,幫助有需要的民眾度過疾病和困厄的關卡。
省躬社聖化堂建於1901年(明治34年),主祀神明是「關公」,生前為漢末三國時將領關羽,因正氣凜然,死後成神,又被稱為關公、關聖帝君、恩主公,但省躬社聖化堂稱祂「文衡聖帝」。
省躬社聖化堂以儒家四書、五經的義理為生活準則,是定期舉行「扶鸞」活動的鸞堂。在鸞堂學習、修行的人都稱為鸞生,但舉行儀式時,負責主要工作者會身穿白色長袍,以示莊重禮敬。端午節當天,上午在省躬社聖化堂正殿舉行「扶鸞」活動,然後,居民在殿外的廟埕,依序「過七星爐」,再至正殿接受正鸞生行使的「消災解厄」儀式,離去前領取「午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