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第15屆金鐘獎頒獎典禮部份主持人包國良、張琍敏。
創始於1965(民國54)年的金鐘獎,與金馬獎、金曲獎並列為「三金」,為臺灣演藝娛樂圈最受重視的獎項。金鐘獎取名頗有政令宣導意味,取自「『編鐘』為中華古代教化之禮器,古人作樂,鐘居其首,編鐘率為十六,與石磬相依,以諧其韻,應禮而成教化,以之鼓勵,亦金鐘王振,教俗化民之意耳。」意即希望教化大眾,開拓視野、提振心靈。由於金鐘獎早期充滿「教化」意味,前14屆都由政府官員擔任主持人,直到本屆(第15屆)才由銀霞、張小燕、張琍敏、陶大偉、包國良、李寶淦等6人聯合主持,並加入娛樂表演節目,可看性大為提高、也更吸引觀眾。頒獎典禮前4段節目,由身著棗紅色高叉旗袍的張琍敏與妙語如珠的包國良主持。曾為中廣記者、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包國良,其主持的《琴韻歌聲》是家喻戶曉的節目,後來他考進中視,成為中視第一位導播,卻意外調任主持人,並一炮而紅,他主持過《猜猜看》、《蓬萊仙島》、《歡樂假期》等節目,他的口頭禪「標準答案」、「帶回家去當紀念品」,也已成了坊間的流行語。至於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戲劇科的張琍敏,受老師推薦進入中視後,雖然一開始演出的連續劇《長白山上》,只是個配角,但她亮麗的外型已受矚目;1972(民國61)年,她主演中視連續劇《家有嬌妻》,締造35%的收視率而爆紅。只是,有「小迷糊」之稱的張琍敏,當天在主持節目時又露了一手「迷糊」絶活,還傳染給一向伶牙利齒的包國良,幸而在嬌滴滴的解嘲聲中,場面非但不尶尬,反而充滿歡樂的笑聲。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