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米亞桑駐在所

照片中的建築物為米亞桑駐在所。米亞桑源自布農族語「Miasang」,即「老家」之意,可見米亞桑對這群東遷至拉庫拉庫溪流域的布農族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根據《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的記載,該地每年有大半時間被雲霧所籠罩,且每年10月就開始結薄冰,11月底到翌年2月就會降雪,積雪量可達三、四寸到一(日)尺不等。即便是盛夏時節,該地氣溫亦只有18度上下而已,是典型的臺灣高山氣候;不過,米亞桑海拔2650公尺,還地處森林帶上,且駐在所位置寬平,附近還有溪溝做為水源,故生活條件都相對比下一個海拔更高,且較無遮蔽的大水窟駐在所要好。因此,每當冬季大水窟駐在所遭冰封而無法運作時,該駐在所警眷都會下到米亞桑避冬,使得警力配置原本就多的米亞桑,頓時更熱鬧了起來。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