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沙布駐在所設立於大正11年(1922)6月13日,和前面一座駐在所沙沙拉比一樣,都是為了彌補托馬斯到米亞桑的警備空缺而增設的駐在所。由於該駐在所和其間各駐在所一樣,地處潮濕多霧、檜林密布的林相中,故《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提到:「枯損的檜木的純白肌膚如山中精靈般,在深綠的密林中隱現著……」,可說是生動地描繪此地的面貌。從照片可看到,該駐在所地處道路山側的陡坡上。其坡面上架設有刺絲網,上方設有木柵,至於駐在所平臺前後盡為檜林景貌。
馬沙布駐在所設立於大正11年(1922)6月13日,和前面一座駐在所沙沙拉比一樣,都是為了彌補托馬斯到米亞桑的警備空缺而增設的駐在所。由於該駐在所和其間各駐在所一樣,地處潮濕多霧、檜林密布的林相中,故《東臺灣展望》作者毛利之俊提到:「枯損的檜木的純白肌膚如山中精靈般,在深綠的密林中隱現著……」,可說是生動地描繪此地的面貌。從照片可看到,該駐在所地處道路山側的陡坡上。其坡面上架設有刺絲網,上方設有木柵,至於駐在所平臺前後盡為檜林景貌。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