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殉難諸士之碑

大正4年(1915)5月17日,布農族人受到日本人高壓管制以及武器收繳行動,以大分社頭目Dahu Ali(拉荷阿雷)及Aziman Siking(阿里曼.西肯)兩兄弟為首,與56名布農壯丁,乃於當天早上五時襲擊大分駐在所,造成田崎警部等13名警員傷亡,此即著名的「大分事件」。現今大分學校遺跡下方的桂竹林,還佇立著兩座石碑,即是照片中的「殉難諸士之碑」和「納靈之碑」,兩座碑體皆是西元1930年代時,為了悼念因大分事件而殉職的日本警員而設立的。大分事件之後,兄弟倆在荖濃溪深處的「玉穗社」建立抗日基地,日人也為此開闢關山越嶺道路與布農族展開為期18年的抗戰,直到毛利一行人造訪八通關越東段的隔年4月,才終於接受日方「歸順」儀式。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