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華巴諾駐在所

此圖為華巴諾駐在所警察家族的合照。現今若行抵大分吊橋南側,可見一埋沒於芒草中的小徑,此即日治時期八通關越警備道路東段上的第二條支線──華巴諾支線。該支線沿稜線陡上至海拔1930公尺的華巴諾駐在所,短短3.3公里路程,竟陡升將近700公尺,官方何以修築此線之因,乃和華巴諾一地的絕佳地理位置有關。因該地陡峻險要,且展望甚佳,附近諸部落皆可盡收眼底,故成為全線上的戰略要地。今日該駐在所的可貴之處,乃在於駐在所本體、雙併官舍、砲庫等木造建物皆保持日治舊貌;其中,駐在所本體僅中間為辦公室,兩側則為宿舍,而入口處切破風下的懸魚裝飾、中央天花板的斜紋拼花造型等,皆具有可看性。由於該地建物均尚未崩壞,且可一覽駐在所建築配置和樣貌,故被《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一書之作者林一宏譽為山地駐在所的活教材。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