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

根據《東臺灣展望》一書記載,從黃麻行經大概五六丁(約545至654公尺),在茂密的樹林下,可見一石碑。此石碑正面刻有「喀西帕南事件殉職者之碑」、右側刻有「大正四年五月十二日戰死」、左側則刻有「昭和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建之」等字樣。喀西帕南事件的起因,乃因「五年理蕃計畫」事業結束後,官方為了進一步控制布農族等「南蕃」勢力,乃強制收繳布農族賴以為生的槍枝。此一態度強硬的「收繳槍械」行動,使得布農族與日警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其中又以拉庫拉庫溪一帶的連環事件最為慘烈。率先行動者乃喀西帕南社,他們在大正4年(1915)5月12日突襲駐在所,並殺害十名警員,史稱「喀西帕南事件」。往後他社紛紛群起響應、激烈反抗日方,這也使日方不得不退守,並痛定思痛,在四年後開鑿這條八通關越道路。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毛利之俊,《東臺灣展望》(東臺灣曉聲會,1933)
  • 撰寫者
    陳伯榕
  • 創作者
    毛利之俊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33/04/10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